在古老的耶路撒冷城中,有一位智慧的王,名叫所罗门。他曾是世上最富有、最有智慧的人,但他晚年时,心中却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他坐在王宫的庭院中,望着远处的橄榄山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拿起笔,写下了《传道书》第七章的智慧之言。
有一天,所罗门召集了他的臣仆和智者,对他们说:“听啊,我要向你们讲述生命的奥秘。名誉胜过贵重的膏油,因为名誉是永恒的,而膏油只是短暂的香气。人死去的日子,胜过他出生的日子,因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,也是智慧的起点。往哀悼之家去,胜过往宴乐之家去,因为在哀悼中,人能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永恒。”
臣仆们静静地听着,心中充满了敬畏。所罗门继续说道:“忧愁胜过欢笑,因为忧愁能使人心里得着智慧。智慧人的心在哀悼之家,愚昧人的心却在宴乐之家。听智慧人的责备,胜过听愚昧人的歌声,因为责备能使人悔改,而歌声只是虚空的娱乐。”
这时,一位年轻的臣仆问道:“王啊,为何您说智慧人的责备胜过愚昧人的歌声呢?”所罗门微笑着回答:“因为愚昧人的笑声如同荆棘在火中燃烧,转瞬即逝,毫无意义。而智慧人的责备如同良药,虽苦口却能医治心灵的疾病。”
所罗门又说道:“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,贿赂能败坏人的心。事情的结局胜过开端,忍耐胜过骄傲。你不要轻易发怒,因为怒气住在愚昧人的怀中。不要说:‘为何从前比现在好?’因为这样的问题不是出于智慧。”
他站起身来,走到庭院中的一棵无花果树下,继续说道:“智慧与产业并存,对见识者有益。智慧庇护人,如同金钱庇护人,但智慧的好处在于它能保全智慧者的生命。你要思想神的作为,因为祂使弯曲的变为正直,使弯曲的无人能直。”
臣仆们纷纷点头,心中充满了对神的敬畏。所罗门又说:“在顺境中要喜乐,在逆境中要思想。神使这两样并存,为的是叫人不能参透祂的作为。我曾见过义人在他的义中灭亡,也见过恶人在他的恶中长寿。不要行义过分,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,何必自取败亡呢?不要行恶过分,也不要为人愚昧,何必不到期而死呢?”
他停顿片刻,目光扫过众人,继续说道:“你要持守这个,那个也不要松手。敬畏神的人,必能逃脱这一切。智慧使智慧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。世上没有一个义人,行善而不犯罪的。不要理会人所说的一切话,免得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。因为你心里知道,自己也曾多次咒诅别人。”
所罗门的话如同一把利剑,刺入每个人的心中。他们意识到,生命的奥秘不在于财富与权力,而在于敬畏神与追求智慧。所罗门最后说道:“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,我说:‘我要得智慧。’但智慧却远离我。谁能寻得智慧呢?谁能参透万事呢?唯有神知道一切。”
臣仆们低头沉思,心中充满了对神的敬畏与对智慧的渴望。他们明白,唯有敬畏神,才能得着真正的智慧;唯有追求永恒,才能超越生命的虚空。
从此,所罗门的智慧之言在耶路撒冷城中传扬开来,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引。他们明白,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繁华,而在于内心的敬畏与智慧。正如所罗门所说:“敬畏神,谨守祂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