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

哥林多后书第四章:保罗的福音挑战与永恒盼望

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中,保罗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比喻,向哥林多的信徒揭示了福音事工的奥秘与挑战。让我们以叙事的方式,展开这段经文背后的故事。

### 光明与黑暗的交织

在哥林多城的某个清晨,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街道上,照亮了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。然而,在这座城市中,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从未停止。保罗站在一间简陋的房屋中,手中握着一卷羊皮纸,心中充满了对哥林多信徒的牵挂。他知道,这座城市充满了诱惑与挑战,而他所传扬的福音,正是那穿透黑暗的光明。

保罗深吸一口气,开始写下他的心声:“我们既然蒙了怜悯,受了这职分,就不丧胆。”(林后4:1)他的笔触坚定而有力,仿佛要将自己的信心透过文字传递给远方的弟兄姐妹。他知道,传福音的道路并不容易,但他从未退缩。他曾经历过逼迫、困苦,甚至死亡的威胁,但他始终坚信,神的恩典足够他用。

### 福音的荣耀与瓦器的卑微

保罗的思绪回到了他第一次来到哥林多的情景。那时,他带着一颗火热的心,向这座城市的居民传讲基督的福音。然而,许多人却对他的信息嗤之以鼻。他们嘲笑他,说他不过是一个卑微的瓦器,怎能承载如此荣耀的真理?

想到这里,保罗的嘴角微微上扬。他继续写道:“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,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,不是出于我们。”(林后4:7)他知道,自己确实是一个瓦器,脆弱而易碎。但正是这瓦器中的宝贝——基督的福音——使他得以在软弱中显出刚强,在卑微中彰显神的荣耀。

### 四面受敌,却不被困住

保罗的脑海中浮现出他在哥林多所经历的种种艰难。他曾被犹太人逼迫,被外邦人嘲笑,甚至被自己的同胞误解。然而,每一次的困境都让他更加坚定。他写道:“我们四面受敌,却不被困住;心里作难,却不至失望;遭逼迫,却不被丢弃;打倒了,却不至死亡。”(林后4:8-9)

他想起有一次,他在哥林多的街头传道时,一群愤怒的暴徒将他团团围住,威胁要将他赶出城。那时,他的心中也曾闪过一丝恐惧,但他立刻想起了主耶稣的话:“不要怕,只要信。”于是,他挺直了腰板,继续宣讲福音。最终,那群暴徒竟然被他的勇气所震慑,纷纷散去。

### 外体毁坏,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

保罗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手上,那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痕。他知道,自己的身体正在一天天衰老,外体也在渐渐毁坏。然而,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盼望。他写道:“所以我们不丧胆,外体虽然毁坏,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。”(林后4:16)

他想起自己在哥林多的日子,虽然身体疲惫,但每一次看到有人因他的传讲而信主,他的心中就充满了喜乐。他知道,这一切的劳苦都是值得的,因为那看不见的永恒,远比这看得见的暂时更为宝贵。

### 眼目定睛于那看不见的永恒

保罗放下笔,走到窗前,眺望远方的海平面。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天家的向往。他写道:“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,乃是顾念所不见的;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,所不见的是永远的。”(林后4:18)

他知道,哥林多的信徒们正面临着许多挑战。他们或许会被世上的苦难所困扰,或许会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。但他希望他们能像他一样,将眼目定睛于那看不见的永恒。因为唯有如此,他们才能在苦难中持守信心,在黑暗中看见光明。

### 结语

保罗重新坐回桌前,将羊皮纸卷起,准备托人送往哥林多。他知道,这封信将成为哥林多信徒的鼓励与指引。他祈祷,愿他们能在福音的光中行走,不被世上的苦难所动摇,而是靠着神的恩典,活出那永恒的盼望。

正如保罗所写的:“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,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、永远的荣耀。”(林后4:17)这荣耀,正是每一位信徒在基督里所拥有的宝贵产业。

这个故事以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为基础,通过保罗的视角,展现了他在传福音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得胜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环境如何,我们都应持守信心,定睛于那看不见的永恒,因为神的恩典与荣耀永远长存。

LEAVE A RESPONSE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