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哥林多后书第五章中,保罗以深邃的灵感和丰富的语言,向哥林多教会揭示了基督徒生命的奥秘与盼望。这段经文充满了对永恒家园的渴望、对基督救赎的感恩,以及对信徒使命的呼召。让我们以叙事的方式,将这段经文展开为一篇生动的故事。
—
在罗马帝国的哥林多城,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,保罗坐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,手中握着羽毛笔,面前摊开一卷羊皮纸。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哥林多教会的关切与爱。他知道,这些信徒正面临着外界的逼迫和内心的挣扎,他们需要被提醒:他们的生命并非仅仅属于这个世界,而是与永恒相连。
保罗深吸一口气,开始写道:“我们原知道,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,必得神所造,不是人手所造,在天上永存的房屋。”(林后5:1)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,仿佛带着圣灵的感动。他想象着那些信徒读到这句话时的表情——或许有人会感到安慰,因为他们的身体虽然脆弱,如同帐篷般随时可能倒塌,但他们的灵魂却有一个永恒的居所,那是神亲自为他们预备的。
他继续写道:“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,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,好像穿上衣服。”(林后5:2)保罗知道,信徒们在这世上常常感到疲惫和痛苦,他们的身体会衰老,他们的心会受伤。但他希望他们明白,这些叹息并非徒然,而是对永恒家园的渴望。就像一个人渴望脱下旧衣,穿上新衣一样,信徒们也渴望脱下这必朽的身体,穿上那属天的、荣耀的身体。
保罗的思绪飘向更深的奥秘。他写道:“倘若穿上,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。”(林后5:3)他知道,信徒们在这世上常常感到不配和羞愧,但基督的救赎已经为他们预备了荣耀的衣裳。当他们站在神面前时,他们将不再赤身露体,而是被基督的义所遮盖。
接着,保罗的笔触转向了信徒的使命。他写道:“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,并非愿意脱下这个,乃是愿意穿上那个,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。”(林后5:4)他知道,信徒们并非逃避责任,而是渴望在永恒中与基督完全合一。他们的劳苦和叹息,正是对神国度的期盼。
保罗的笔锋一转,写道:“那叫我们为此预备的,就是神,祂又将圣灵赐给我们作凭据。”(林后5:5)他想到圣灵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,如同一个印记,证明他们是属神的子民。圣灵是他们得救的凭据,也是他们将来得荣耀的保证。
保罗的心中充满了对基督的爱与感恩。他写道:“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,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,便与主相离。”(林后5:6)他知道,信徒们在这世上虽然与主暂时分离,但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能够坦然无惧地面对一切。因为他们知道,他们的生命与基督紧密相连。
他继续写道:“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,不是凭着眼见。”(林后5:7)保罗希望信徒们明白,他们的信仰不是建立在可见的事物上,而是建立在神的应许上。即使他们看不见永恒的家园,但他们凭着信心,已经得着了这盼望。
保罗的笔触变得更加坚定。他写道:“我们坦然无惧,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。”(林后5:8)他知道,信徒们在这世上虽然有许多牵挂,但他们最深切的渴望是与主同在。无论是生是死,他们都属于主。
最后,保罗写下了这段经文的核心:“所以,无论是住在身内,离开身外,我们立了志向,要得主的喜悦。”(林后5:9)他希望信徒们明白,他们的生命只有一个目标——讨主的喜悦。无论是活在世上,还是离开世界,他们都应当以基督为中心。
保罗放下笔,心中充满了平安。他知道,这些话语将带给哥林多教会安慰与力量。他们虽然在这世上如同寄居的客旅,但他们的生命已经与永恒相连。他们的帐棚或许会倒塌,但他们的灵魂将永远住在神所预备的荣耀家园中。
—
这篇故事以哥林多后书第五章为基础,通过保罗的视角,展现了基督徒对永恒家园的盼望、对基督救赎的感恩,以及对信徒使命的呼召。愿这段叙事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保罗的教导,并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基督的荣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