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保罗写给提摩太的第二封信中,他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位年轻门徒的关怀与鼓励。这封信充满了父辈的慈爱与属灵的智慧,仿佛一幅细腻的画卷,描绘了信仰的传承与坚守。
故事开始于罗马城的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。保罗被囚禁在此,等待着他的命运。尽管身处困境,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提摩太的思念与牵挂。提摩太是他在路司得城带领归主的年轻人,如今已成为以弗所教会的领袖。保罗深知,提摩太肩负着牧养教会、捍卫真道的重任,而他也明白,年轻的提摩太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。
保罗拿起笔,蘸了蘸墨水,开始写信。他的字迹虽因年迈和监禁的折磨而略显颤抖,却依然坚定有力。他写道:“提摩太啊,我亲爱的儿子,愿恩惠、怜悯、平安从父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!”
保罗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,当他第一次遇见提摩太的情景。那时,提摩太还是一个年轻的信徒,他的母亲友尼基和外祖母罗以都是虔诚的犹太基督徒。提摩太从小就被教导认识圣经,他的信仰根基深厚,如同扎根在肥沃土壤中的树苗。保罗看到提摩太的潜力,便带他同行,成为他属灵的儿子和同工。
保罗继续写道:“我感谢神,就是我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所事奉的神,祈祷的时候不住地想念你,记念你的眼泪,昼夜切切地想要见你,好叫我满心快乐。”保罗的眼前浮现出提摩太流泪的画面。他知道,提摩太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,他的眼泪不仅是因为与保罗分别的痛苦,更是因为对教会和信徒的深切关怀。
保罗接着提醒提摩太:“为此我提醒你,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。”他深知,提摩太的恩赐是神所赐的,但这恩赐需要不断地被挑旺,才能在服事中发挥最大的功效。保罗用“如火挑旺”这个生动的比喻,提醒提摩太不要让心中的火焰熄灭,而要让它燃烧得更加炽热。
保罗继续写道:“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,乃是刚强、仁爱、谨守的心。”他知道,提摩太有时会因为年轻和面对的压力而感到胆怯,但保罗鼓励他,神的灵已经赐给他刚强、仁爱和谨守的心。这些品质是提摩太在牧养教会时所必需的,也是他面对挑战时的力量源泉。
保罗接着提到:“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,也不要以我这被囚的为耻,总要按神的能力,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。”他知道,提摩太可能会因为保罗被囚而感到羞愧,甚至害怕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。但保罗坚定地告诉他,福音的使命是值得为之受苦的,因为这是神的能力与荣耀的彰显。
保罗的笔触转向了福音的本质:“神救了我们,以圣召召我们,不是按我们的行为,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;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。”他提醒提摩太,救恩完全是神的恩典,不是靠人的行为或努力。这恩典在基督里早已预备,是神永恒计划的一部分。
保罗接着提到基督的救赎:“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。他已经把死废去,藉着福音,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。”他宣告基督的复活是福音的核心,这复活的大能已经战胜了死亡,带来了永恒的生命。保罗希望提摩太牢牢记住这一点,因为这是他在传道时所宣讲的真理。
保罗继续写道:“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,作使徒,作师傅。为这缘故,我也受这些苦难,然而我不以为耻,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,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,直到那日。”保罗以自己的经历为例,告诉提摩太,传道者的使命虽然艰难,但却是荣耀的。他深信神必保守他所交付的一切,直到基督再来的日子。
最后,保罗以充满温情的话语结束这段劝勉:“你所学习的、所确信的,要存在心里,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。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,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。”他提醒提摩太,要持守他所学习的真理,因为这是他从母亲和外祖母那里继承的宝贵遗产。圣经是提摩太信仰的根基,也是他得救的智慧之源。
保罗放下笔,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他知道,这封信不仅是对提摩太的鼓励,也是对他自己信仰的宣告。尽管身处牢狱,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神的信靠与盼望。他相信,提摩太必能靠着神的恩典,勇敢地承担起牧养教会的重任,将福音的真理传扬下去。
这封信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提摩太前行的道路,也照亮了后世无数信徒的心。它提醒我们,信仰的传承需要勇气与坚持,而神的恩典永远是我们力量的源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