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,经过漫长的旷野旅程,他们终于在西奈山下安营扎寨。耶和华神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颁布了律法和诫命,教导他们如何敬拜和事奉祂。其中,关于献祭的条例尤为重要,因为这是以色列人与神建立关系、表达感恩和悔罪的重要方式。
在《民数记》第28章中,耶和华神详细吩咐摩西,要他将献祭的条例传达给以色列人。这些条例不仅是为了维持以色列人与神的关系,也是为了提醒他们,神的恩典和供应是每日不可或缺的。
摩西站在会幕前,召集了以色列的众长老和百姓。他高声宣告:“耶和华如此说:‘你们要谨守我所吩咐的献祭条例,按时献上燔祭和素祭,作为馨香的火祭,献给我。’”
摩西接着详细描述了每日当献的祭物。他说:“每日早晚,你们要献上一只一岁、没有残疾的羊羔作为燔祭。这羊羔要配上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一,调和着捣成的油一欣的四分之一。此外,还要献上一欣的四分之一作为奠祭。这是每日当献的燔祭,是你们世世代代在会幕门口,耶和华面前当献的祭。”
百姓们静静地听着,心中充满了敬畏。他们知道,这些祭物不仅是献给神的礼物,更是他们与神之间的纽带。每日早晚的献祭提醒他们,神是他们的供应者和保护者,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祂。
摩西继续讲述每周的献祭条例:“每逢安息日,你们要在常献的燔祭之外,再献上两只一岁、没有残疾的羊羔,配上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二,调和着油,作为素祭。这是每安息日当献的燔祭,是你们在耶和华面前当献的祭。”
安息日是神赐给以色列人的圣日,是休息和敬拜的日子。在这一天,百姓们不仅要停止一切劳碌的工作,还要加倍献上祭物,表达他们对神的感恩和敬拜。
接着,摩西又讲述了每月初一的献祭条例:“每月初一,你们要献上两只公牛犊、一只公绵羊、七只一岁的羊羔,都要没有残疾的。每只公牛犊要配上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三,每只公绵羊要配上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二,每只羊羔要配上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一,作为素祭。此外,还要献上一只公山羊作为赎罪祭。这是每月初一当献的燔祭,是你们在耶和华面前当献的祭。”
每月的初一是新的开始,以色列人要在这一天献上更多的祭物,表达他们对神的敬畏和感恩。公牛犊、公绵羊和羊羔的献祭象征着他们对神的完全奉献,而赎罪祭则提醒他们,他们的罪需要被洁净,才能与神保持亲密的关系。
最后,摩西讲述了每年三大节期的献祭条例。他说:“在逾越节、七七节和住棚节,你们要献上特别的燔祭和素祭。这些节期是你们纪念神救恩的日子,也是你们与神同乐的日子。”
逾越节是以色列人纪念神带领他们出埃及的日子。在这一天,他们要献上特别的祭物,表达他们对神救恩的感恩。七七节是收割初熟庄稼的日子,他们要献上初熟的谷物作为素祭,感谢神的供应。住棚节是以色列人纪念他们在旷野中漂流的日子,他们要住在棚子里,献上祭物,表达他们对神的信靠和依赖。
摩西讲完这些条例后,百姓们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恩。他们知道,这些献祭不仅是律法的要求,更是他们与神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。每一次献祭,都是他们对神的敬拜和感恩的回应。
摩西最后说:“你们要谨守这些条例,按时献上祭物。因为这是耶和华所吩咐的,是你们与祂之间的圣约。你们若谨守这些条例,耶和华必赐福给你们,使你们在祂面前蒙恩。”
百姓们齐声回应:“我们必谨守耶和华的吩咐,按时献上祭物,敬拜祂,事奉祂。”
从此,以色列人按照耶和华的吩咐,每日早晚献上燔祭,每周安息日加倍献上祭物,每月初一献上特别的燔祭和赎罪祭,每年三大节期献上感恩的祭物。这些献祭不仅是以色列人与神之间的纽带,也是他们对神恩典和供应的回应。
在旷野的岁月里,以色列人通过这些献祭,不断提醒自己,神是他们的供应者、保护者和救赎者。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祂,他们也当将一切献上,归荣耀给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