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稣离开那里,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旦河外。众人又聚集到祂那里,祂又照常教训他们。有法利赛人来问祂说:“人休妻可以不可以?”意思是要试探祂。耶稣回答说:“摩西吩咐你们的是什么?”他们说:“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便可以休妻。”耶稣说:“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,所以写这条例给你们。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,神造人是造男造女。因此,人要离开父母,与妻子连合,二人成为一体。既然如此,夫妻不再是两个人,乃是一体的了。所以,神配合的,人不可分开。”
耶稣的话如同清晨的阳光,穿透了法利赛人心中的阴霾。他们原本想用这个问题来试探耶稣,却没想到耶稣的回答如此深刻,直指婚姻的神圣与不可分割的本质。耶稣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神起初创造的尊重与敬畏,祂提醒众人,婚姻是神所设立的,是神圣的盟约,不可随意破坏。
随后,耶稣进了屋子,门徒又向祂提起这事。耶稣对他们说:“凡休妻另娶的,就是犯奸淫,辜负他的妻子;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,也是犯奸淫了。”门徒们听了这话,心中震撼。他们意识到,耶稣对婚姻的要求是如此严格,远超世俗的理解。耶稣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,剖开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与软弱。
接着,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,要祂摸他们,门徒便责备那些人。耶稣看见就恼怒,对门徒说:“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,不要禁止他们,因为在神国的,正是这样的人。我实在告诉你们:凡要承受神国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断不能进去。”于是耶稣抱着小孩子,给他们按手,为他们祝福。
耶稣的举动充满了温柔与慈爱。祂抱起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,轻轻按手在他们头上,仿佛在传递神的恩典与祝福。孩子们的笑声如同天籁,回荡在空气中,门徒们看着这一幕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耶稣的话语再次提醒他们,进入神国的关键在于像孩子一样单纯、信靠,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能力。
正当耶稣准备离开时,有一个人跑来,跪在祂面前,问祂说:“良善的夫子,我当作什么事,才可以承受永生?”耶稣对他说:“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?除了神一位之外,再没有良善的。诫命你是晓得的:不可杀人,不可奸淫,不可偷盗,不可作假见证,不可亏负人,当孝敬父母。”那人回答说:“夫子,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。”耶稣看着他,就爱他,对他说:“你还缺少一件:去变卖你所有的,分给穷人,就必有财宝在天上;你还要来跟从我。”那人听见这话,脸上就变了色,忧忧愁愁地走了,因为他的产业很多。
耶稣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,心中充满了怜悯。祂知道,那人虽然遵守了诫命,但心中却被财富所捆绑,无法真正跟随祂。耶稣转身对门徒说:“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!”门徒们听了这话,感到惊讶,因为他们以为财富是神赐福的象征。耶稣接着说:“小子,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!骆驼穿过针的眼,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。”门徒们听了,更加惊讶,彼此对问说:“这样,谁能得救呢?”耶稣看着他们说:“在人是不能,在神却不然,因为神凡事都能。”
彼得这时开口说:“看哪,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。”耶稣回答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: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,或是弟兄、姐妹、父母、儿女、田地,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,就是房屋、弟兄、姐妹、母亲、儿女、田地,并且要受逼迫,在来世必得永生。然而,有许多在前的,将要在后;在后的,将要在前。”
耶稣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门徒们前行的道路。祂告诉他们,跟随祂的代价虽然大,但所得的赏赐却是永恒的。门徒们心中充满了信心与盼望,他们知道,虽然前路艰难,但有耶稣的同在,他们必能得胜。
最后,耶稣带着门徒们上路,前往耶路撒冷。祂走在前头,门徒们跟在后面,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期待。耶稣知道,祂即将面对的是十字架的苦难,但祂依然坚定地前行,因为祂深知这是父神的旨意。门徒们虽然不明白这一切,但他们愿意跟随耶稣,直到最后。
耶稣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高大,祂的脚步坚定而有力,仿佛在宣告着神的国即将降临。门徒们紧紧跟随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耶稣的信靠。他们知道,无论前路如何,只要有耶稣在,他们就有希望,就有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