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犹大王西底家统治的第九年,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耶路撒冷。他的军队如同蝗虫般铺天盖地,将城团团围住。城墙外的土地被铁蹄踏得寸草不生,城内的百姓则因饥饿和恐惧而陷入绝望。西底家王虽然试图抵抗,但耶路撒冷的城墙在巴比伦人的围攻下显得如此脆弱。
围城持续了整整十八个月,城内的粮食早已耗尽,百姓们甚至开始吃自己的儿女以维持生命。街道上充满了哀嚎和哭泣,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。最终,在犹大历四月九日,巴比伦人攻破了城墙,如同洪水般涌入城中。他们的刀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所到之处,血流成河。
西底家王见大势已去,便带着他的护卫和家眷趁夜逃出城去,试图逃往亚拉巴的旷野。然而,巴比伦的军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,他们在耶利哥平原追上了西底家。西底家被俘后,巴比伦人将他带到尼布甲尼撒王面前。尼布甲尼撒坐在高高的宝座上,冷冷地注视着这位曾经骄傲的犹大王。他下令将西底家的儿子们全部处死,西底家亲眼目睹自己的血脉被斩断,心如刀绞。随后,巴比伦人剜去了西底家的双眼,用铜链将他锁住,带往巴比伦囚禁。
与此同时,巴比伦的军队在耶路撒冷城内大肆破坏。他们焚烧了耶和华的圣殿、王宫和城内所有的房屋,将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化为一片废墟。城墙被推倒,城门被烧毁,耶路撒冷成了一座荒凉的土堆。巴比伦人还掳走了城中的百姓,只留下最贫穷的农夫和葡萄园工人,让他们继续耕种土地。
圣殿中的金器、银器和铜器也被巴比伦人洗劫一空。他们将这些珍贵的器皿带回巴比伦,作为战利品献给他们的神。曾经辉煌的圣殿,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耶路撒冷的悲惨命运。
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任命基大利为犹大地的省长,管理那些留下的百姓。基大利试图安抚民心,劝告他们顺服巴比伦的统治,以免招致更大的灾难。然而,一些心怀不满的犹大人却密谋杀害基大利。他们在一次宴会上将基大利和他的随从全部杀死,随后逃往埃及,躲避巴比伦的报复。
犹大地的混乱并未因此结束。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得知基大利被杀后,再次派兵前来镇压。他们将剩余的百姓掳走,彻底清空了这片土地。犹大国从此不复存在,成为了巴比伦帝国的一部分。
这段历史记载在《列王纪下》第25章中,是犹大国的终结,也是上帝对祂子民悖逆的审判。耶路撒冷的陷落和圣殿的毁灭,象征着以色列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破裂。然而,即使在这样黑暗的时刻,上帝仍然没有完全抛弃祂的子民。祂的应许依然存在,等待着未来的复兴与救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