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

旷野中的红母牛:洁净与圣洁的象征

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旷野旅程中,上帝通过摩西和亚伦向以色列人颁布了许多律法和条例,以教导他们如何在圣洁中生活。其中,有一项特别的条例记载在《民数记》第19章中,关乎洁净的礼仪和红母牛的献祭。这个故事不仅充满了象征意义,也深刻地揭示了上帝的圣洁与人的罪之间的对比。

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,太阳高悬在旷野的天空,炙烤着大地。以色列的营地在西奈山下延展开来,帐篷如云般密布,牛羊的叫声和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。摩西站在会幕前,神情肃穆,他的手中握着一卷羊皮卷轴,上面记载着上帝最新的吩咐。

“以色列的众民啊,你们要听!”摩西的声音洪亮而坚定,回荡在营地中。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,聚集到会幕前,聆听上帝的旨意。

摩西展开卷轴,缓缓念道:“耶和华如此说:你们要为我预备一只红母牛,必须是没有残疾、未曾负轭的。你们要将它带到营外,交给祭司以利亚撒。他要在众人面前宰杀这牛,并用指头蘸它的血,向会幕前弹七次。然后,他要将这牛完全焚烧,连皮、肉、血和粪都要烧尽。”

人群中传来低声的议论,有人不解地问道:“为何要用红母牛?这仪式有何意义?”摩西举起手,示意众人安静,继续说道:“这红母牛的灰要收起来,存在营外洁净的地方,为以色列会众预备除污秽的水。凡摸了死尸的,必不洁净七天,要用这灰调的水洒在身上,到晚上才得洁净。”

摩西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。他们明白,上帝是圣洁的,凡不洁净的都不能靠近祂。而这红母牛的献祭,正是为了洁净那些因接触死尸而沾染污秽的人。

几天后,祭司以利亚撒按照上帝的吩咐,选了一只完美的红母牛。它的毛色如火焰般鲜红,身体强壮,毫无瑕疵。以利亚撒将它带到营外,众人跟随在后,心中充满了敬畏。

在一片空旷的沙地上,以利亚撒宰杀了红母牛。鲜血流淌在干裂的土地上,祭司用指头蘸了血,向会幕的方向弹了七次。随后,他吩咐人将牛的身体完全焚烧。火焰冲天而起,浓烟弥漫在空气中,红母牛的皮、肉、血和粪都在火中化为灰烬。

以利亚撒将灰烬收集起来,存放在营外一个洁净的地方。他对众人说:“这灰要用来调成除污秽的水。凡摸了死尸的,都要用这水洁净自己,否则就不能进入会幕敬拜上帝。”

日子一天天过去,红母牛的灰成为了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每当有人因接触死尸而沾染污秽,他们就会取一些灰,调在水中,洒在不洁净的人身上。这水象征着上帝的洁净之恩,使人从污秽中得以恢复,重新与圣洁的上帝相交。

然而,这仪式也提醒着以色列人,罪的污秽是何等深重。红母牛的献祭不仅是为了洁净身体,更是为了洁净心灵。上帝通过这些礼仪,教导祂的子民:唯有祂的恩典和怜悯,才能使人真正洁净。

一天傍晚,一个年轻的以色列人因摸了父亲的尸体而变得不洁净。他站在营外,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安。祭司取来红母牛的灰,调在水中,洒在他身上,并对他说:“你要洗净自己,到晚上就洁净了。记住,上帝是圣洁的,祂必不轻看痛悔的心。”

年轻人低下头,泪水滑过脸颊。他明白,这红母牛的灰不仅是外在的洁净,更是内在的提醒。他轻声祷告:“上帝啊,求你洗净我的罪,使我成为圣洁,合乎你的心意。”

夜幕降临,年轻人洗净了自己,重新回到营地。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恩,因为他知道,上帝的恩典如同那红母牛的灰,永远为他存留。

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洁净的礼仪,更是关于上帝的圣洁与人的罪之间的对比。红母牛的献祭预表了基督的牺牲,祂的宝血洗净了我们的罪,使我们得以与上帝和好。正如那灰调的水洁净了以色列人,基督的恩典也洁净了我们的生命,使我们成为圣洁,合乎主用。

LEAVE A RESPONSE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