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以色列的历史中,有一个时期,百姓们远离了耶和华,他们的心被外邦的神明所迷惑,生活在一片混乱与不安中。然而,耶和华并没有放弃他们,祂的慈爱与信实始终如一,等待着他们回转归向祂。
那时,撒母耳已经成长为以色列的一位先知和士师。他深知以色列百姓的困境,也知道他们需要重新与神建立关系。于是,撒母耳召集了以色列的众长老,对他们说:“你们若全心归向耶和华,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亚斯她录从你们中间除掉,专心归向耶和华,单单事奉祂。祂必救你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。”
以色列的众长老听了撒母耳的话,心中深受感动。他们意识到自己长久以来的悖逆和罪过,决定悔改归向神。于是,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,举行了一次庄严的悔改仪式。他们禁食祷告,承认自己的罪,并将外邦的偶像全部丢弃。撒母耳站在众人面前,为他们向耶和华献上祷告,求神赦免他们的罪,并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。
就在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的时候,非利士人听到了风声,以为以色列人要发动叛乱。于是,非利士人的首领们率领大军前来攻打以色列人。以色列百姓得知非利士人逼近,心中充满了恐惧。他们知道自己的力量无法与非利士人抗衡,于是急忙来到撒母耳面前,哀求他说:“请你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神,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。”
撒母耳安慰百姓,告诉他们不要惧怕,因为耶和华必与他们同在。他取了一只还在吃奶的羔羊,将它作为燔祭献给耶和华。正当撒母耳献祭的时候,非利士人的军队已经逼近米斯巴。然而,就在这危急时刻,耶和华从天上发出大雷,震动了非利士人的阵营。非利士人惊慌失措,阵脚大乱,以色列人趁机出击,将他们赶出了自己的领土。
这场胜利不仅让以色列人重获自由,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耶和华的信心。撒母耳为了纪念这次神迹,在米斯巴和善之间立了一块石头,取名为“以便以谢”,意思是“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”。这块石头成为了以色列人信心的象征,提醒他们耶和华是他们的帮助者和拯救者。
此后,撒母耳继续在以色列各地巡回审判,教导百姓遵行耶和华的律法。他每年都会到伯特利、吉甲和米斯巴去,为百姓主持公正,教导他们如何敬拜神。在他的带领下,以色列人逐渐恢复了与神的关系,生活也变得更加安定和繁荣。
非利士人虽然曾经是强大的敌人,但在耶和华的帮助下,以色列人夺回了被他们占领的城邑,从以革伦直到迦特。以色列人与亚摩利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,双方和平共处,不再互相攻击。
撒母耳的一生都在为以色列人服务,他不仅是他们的先知和士师,更是他们的属灵领袖。他教导百姓敬畏耶和华,遵守祂的诫命,带领他们走正路。在他的影响下,以色列人重新找回了对神的信心,生活在一片和平与繁荣之中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我们曾经多么远离神,只要我们真心悔改,归向祂,祂必会赦免我们的罪,并赐给我们新的希望和力量。耶和华是我们的帮助者,祂的慈爱永远长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