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以色列的历史中,先知以西结曾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寓言,这个故事记载在《以西结书》第17章中。这个寓言不仅是对当时以色列国的警告,也是对后世信徒的启示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故事,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。
—
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统治下,犹大国已经沦为他的附庸。尼布甲尼撒王像一只威严的鹰,展开巨大的翅膀,飞到了黎巴嫩的香柏树上。这棵香柏树高大挺拔,枝叶繁茂,象征着犹大国的王室与荣耀。鹰用锋利的爪子折下了树顶的嫩枝,将它带到了一座贸易繁荣的城市——巴比伦。这嫩枝代表着犹大王约雅斤,他被掳到巴比伦,成为阶下囚。
然而,尼布甲尼撒并未彻底摧毁犹大国。他又从以色列的种子中取了一颗,种在肥沃的土地上。这颗种子被栽种在溪水旁,像一株柳树,渐渐生根发芽,长成了一棵葡萄树。这葡萄树低矮却茂盛,枝叶蔓延,果实累累。这象征着西底家,他被尼布甲尼撒立为犹大的傀儡王,表面上顺从巴比伦,实则心怀二意。
然而,这葡萄树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命运。它转向另一只鹰,寻求帮助。这只鹰来自埃及,象征着法老的势力。葡萄树将自己的根伸向埃及,渴望从那里得到滋养与保护。它背离了最初栽种它的鹰,违背了与巴比伦所立的盟约。
这时,耶和华的声音如雷霆般响起,祂质问这葡萄树:“你岂能违背誓言,背弃盟约?你岂能指望埃及的鹰来拯救你?那栽种你的鹰必折断你的根,使你的果实枯萎,你的枝叶凋零。”耶和华宣告,这葡萄树因它的背叛,必被连根拔起,暴露在烈日之下,干枯而死。
耶和华进一步解释这个寓言的深意。祂说,那第一只鹰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,他掳走了犹大的君王与贵族,却留下了一部分人在耶路撒冷,立西底家为王。然而,西底家违背了与巴比伦所立的誓约,转而寻求埃及的帮助。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,不仅触怒了巴比伦,更违背了耶和华的旨意。
耶和华宣告,西底家必不能逃脱惩罚。巴比伦的军队将如狂风般席卷而来,攻破耶路撒冷的城墙,将西底家掳到巴比伦。然而,耶和华并未完全放弃祂的子民。祂应许,将来祂必亲自从香柏树的顶端折下一根嫩枝,栽种在以色列的高山上。这嫩枝将长成高大的香柏树,成为万民栖息的所在。这预表着弥赛亚的降临,祂将建立永恒的国度,使万民归向耶和华。
—
这个故事充满了象征与启示。香柏树代表犹大国的荣耀,鹰代表外邦的强权,葡萄树则象征犹大国的命运。西底家的背叛不仅是对巴比伦的背约,更是对耶和华的背离。耶和华通过这个寓言警告祂的子民,背弃祂的约必招致审判,但祂的慈爱永不改变,祂的应许终将实现。
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,作为神的子民,我们当持守与神所立的约,不可倚靠世上的权势,也不可背离神的旨意。唯有信靠耶和华,我们才能在他的庇护下茁壮成长,结出属灵的果实。而那应许中的香柏树嫩枝,正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,祂的国度将永远坚立,直到永永远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