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

流离者的呼求与信靠

**《诗篇第一百二十篇:流离之歌》**

在以色列民漫长的历史中,曾有许多人流落异乡,饱受欺压与谎言之苦。其中有一位虔诚的义人,住在米设和基达的野蛮人中间,他们的舌头如同锋利的箭,话语充满诡诈与伤害。

这位义人每日活在愁苦之中,因他身处异族之地,四周尽是喜爱争战、口吐谎言之人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独自跪在简陋的居所中,向耶和华呼求:“耶和华啊,求祢救我脱离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!”他的声音颤抖,眼中含泪,因他深知唯有神能救他脱离这苦境。

那些恶人嘲笑他的信仰,用虚假的指控陷害他,甚至设下网罗要绊倒他。他们的言语如同燃烧的炭火,灼伤他的心;他们的谎言如同利箭,刺透他的灵魂。义人虽受逼迫,却仍坚定倚靠神,因他知道耶和华是公义的,必不永远容忍恶人的猖狂。

一日,他坐在橄榄树下,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,心中涌起更深的哀叹:“我寄居在米设,住在基达的帐棚之中,与恨恶和平的人相处太久!”他想起故乡锡安的平安,想起圣殿中敬拜的声音,心中越发渴慕回到神的面前。

然而,神并未立刻带他离开这困境,而是让他在苦难中学习信靠。每当恶人的攻击加剧,他便更加恳切地祷告;每当谎言环绕他,他便默想神的真理。渐渐地,他的心不再被恐惧占据,反而在神的同在中得着安慰。

终于,他明白了一个真理:恶人的舌头虽如利箭,但神的应许比一切武器更坚固;世上的纷争虽多,但耶和华必为祂的百姓伸冤。于是,他写下这首哀歌,也写下信心的宣告:“我愿和平,但我发言,他们就要争战。”

多年后,当以色列民从被掳之地归回时,这首诗歌成为许多流离者的安慰。他们知道,神听见了他们的呼求,也必按祂的公义施行拯救。

**(故事基于诗篇120篇,描绘了一个义人在恶人环绕中的挣扎与信靠,最终在神的应许中得着盼望。)**

LEAVE A RESPONSE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