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虚空中的财富:传道书第六章的警示**
在古老的耶路撒冷城中,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,名叫以利法。他的仓库堆满金银,田产绵延至远方,仆人成群结队地服侍他。他的餐桌上每日摆满珍馐美味,衣裳皆由最上等的细麻和紫布织成。世人见他,无不羡慕,认为他是蒙神赐福之人。
然而,以利法心中却没有平安。每当夜深人静,他躺在华美的床榻上,却辗转难眠。他的财富虽多,却无法带给他满足;他的产业虽广,却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洞。他常常望着满屋的珍宝,叹息道:“这一切有何意义呢?”
### **神赐财富,却无法享用**
有一日,以利法听闻城中的智者正在宣讲传道者的箴言,便前去聆听。智者缓缓念道:
*“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,重压在人身上:就是人蒙神赐他资财、丰富、尊荣,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,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,反有外人来吃用。这是虚空,也是祸患。”(传道书6:1-2)*
以利法听后,心中震撼。这不正是他的写照吗?神赐给他财富,他却无法真正享受。他的身体日渐衰弱,美食入口却味同嚼蜡;他的金银堆积如山,却无人继承,因他的儿子们只顾挥霍,毫无智慧。
### **多子多寿,却无满足**
智者继续道:
*“人若生一百个儿子,活许多岁数,以致他的年日甚多,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,又不得埋葬;据我说,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。因为虚虚而来,暗暗而去,名字被黑暗遮蔽。并且没有见过天日,也毫无知觉,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。”(传道书6:3-5)*
以利法想起自己的十个儿子,个个骄纵放荡,终日宴乐,却无一人敬畏神。他们争夺家产,彼此争斗,使他的晚年充满愁苦。他忽然明白,即便他儿孙满堂、寿数绵长,若心中无平安,这一切不过是虚空。
### **劳碌奔波,却如捕风**
智者又说道:
*“那人虽然活千年,再活千年,却不享福,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?人的劳碌都为口腹,心里却不知足。这样看来,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?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怎样行,有什么长处呢?眼睛所看的,比心里妄想的倒好。这也是虚空,也是捕风。”(传道书6:6-9)*
以利法低下头,想起自己一生劳碌经营,只为积累更多财富,却从未真正享受生命。他追逐金钱,如同追逐风,永远抓不住满足。而街角的穷鞋匠,虽然清贫,却每日歌唱赞美神,脸上洋溢着喜乐。
### **醒悟与归回**
那日之后,以利法回到家中,跪在神面前悔改。他明白,财富若没有神的同在,不过是重担;长寿若没有永恒的盼望,不过是漫长的煎熬。他开始将财物分给穷人,教导子孙敬畏耶和华。
渐渐地,他的心灵不再被虚空占据,而是被神的平安充满。他终于明白传道者的话:
*“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,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,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。”(传道书3:15)*
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财富的多寡,而在于是否活在神的旨意中。
### **结语**
日光之下,财富、长寿、儿女,若没有神的祝福,终归是虚空。唯有敬畏神,谨守祂的诫命,才是人生的真谛。正如传道者所言:
*“这些事都已听见了,总意就是敬畏神,谨守祂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。”(传道书12:13)*
以利法的故事,成为耶路撒冷城中的警醒,叫人不再追逐虚空的财富,而是寻求那存到永远的福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