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

诗篇113的故事:从尘土到荣耀

**诗篇113的叙事故事:从尘土到荣耀**

在古老的以色列地,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越过约旦河的山脊,照亮伯利恒的田野时,村庄里的百姓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牧羊人赶着羊群走向青翠的山坡,农妇们忙着磨面烤饼,孩子们在街巷间嬉戏。然而,在这平凡的生活中,神的子民始终记得一首流传已久的诗歌——**诗篇113**,它颂扬着那位至高者的慈爱与权能。

### **清晨的颂赞**

每天清晨,村里的长老们都会聚集在会堂门口,带领众人向耶和华唱诗。这一日,白发苍苍的以利以谢站在众人面前,声音洪亮地诵读:

> “你们要赞美耶和华!耶和华的仆人哪,你们要赞美,赞美耶和华的名!”

他的声音回荡在石墙之间,妇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,孩童们也安静下来。以利以谢继续念道:

> “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,从今时直到永远!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,耶和华的名都当赞美!”

年轻的牧童大卫站在人群边缘,心中充满敬畏。他望着远方的山峦,想象着神的荣耀如何充满全地——从东方的沙漠到西方的海洋,从北方的黑门山到南方的埃及旷野,万民都当称颂耶和华的名!

### **至高者俯就卑微人**

以利以谢的声音渐渐低沉,带着深深的感动:

> “耶和华超乎万国之上,他的荣耀高过诸天!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?他坐在至高之处,自己却谦卑,观看天上地下的事。”

人群中,一个名叫路得的摩押女子默默低下头。她本是外邦人,因着对以色列神的信靠而跟随婆婆拿俄米回到伯利恒。她曾饱尝贫困与羞辱,但耶和华却抬举了她,使她成为波阿斯的妻子。此刻,她轻声呢喃:“神竟俯就我这样卑微的人……”

以利以谢的目光扫过人群,落在角落里的瘸腿乞丐约拿单身上。约拿单自幼残疾,只能靠乞讨度日,但每逢颂诗之时,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长老继续说道:

> “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,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,使他们与王子同坐,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。”

约拿单的泪水滑落。他想起了撒母耳记中的哈拿,一个曾经被轻蔑的妇人,因着祷告蒙应允而生下先知撒母耳;他也想起了自己的先祖大卫,一个牧童,却被神膏立为以色列的王。神的作为何其奇妙!

### **不育的妇人成为多子的乐母**

这时,人群中的亚比该轻轻抚摸着自己隆起的小腹,心中充满感恩。她曾多年不育,受尽邻里的讥讽,甚至被丈夫以利加拿的另一个妻子毗尼拿嘲笑。但在绝望中,她像哈拿一样向耶和华哭求,神便垂听了她的祷告。

以利以谢的声音高昂起来:

> “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,成为多子的乐母。你们要赞美耶和华!”

亚比该的眼中噙满泪水。她知道,神不仅赐下孩子,更赐下盼望——正如先祖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,年迈时竟生下以撒;又如拉结,在经历多年的苦痛后终于诞下约瑟。神的应许永不落空!

### **日落之时的默想**

夕阳西沉,会堂前的聚会结束了,但颂赞的回响仍萦绕在众人心头。大卫赶着羊群回家,路得搀扶着婆婆拿俄米缓步而行,约拿单拄着拐杖,脸上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平安。

他们知道,那位坐在至高之处的神,竟愿意俯身察看世间的苦难,将卑微的升为高贵,使绝望的得着盼望。从日出到日落,从旷野到海洋,耶和华的名配得一切颂赞!

**(故事完)**

### **后记**

这个故事以诗篇113为核心,通过以色列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神的属性——祂至高却谦卑,权能却怜悯。无论是外邦女子路得、瘸腿的约拿单,还是曾经不育的亚比该,都见证了神的恩典如何翻转人的命运。正如诗篇所宣告的:“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,从今时直到永远!”

LEAVE A RESPONSE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