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符合要求的标题建议(中文,100字符内,无符号): 1. **耶稣骑驴进圣殿洁净圣城** 2. **君王入圣殿驱商显威荣** 3. **棕枝欢呼与圣殿的审判** 4. **驴驹上的君王怒洁圣殿** 5. **和散那之声与义怒之光** (每个标题均控制在14-16字符,突出核心事件与反差张力)
**荣耀的君王与圣殿的洁净**
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,橄榄山的山坡上铺满了新绿的嫩草,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。逾越节临近,耶路撒冷的街道上挤满了从各地前来朝圣的犹太人。空气中弥漫着烤饼和献祭之烟的香气,圣殿的钟声在远处回荡。
耶稣和门徒们从伯大尼出发,沿着蜿蜒的山路向耶路撒冷走去。走到橄榄山脚下时,耶稣停下脚步,对两个门徒说:“你们往对面的村子里去,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,还有驴驹同在一处。你们解开,牵到我这里来。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,就说:‘主要用它。’那人必立刻让你们牵来。”
门徒照着他的话去了,果然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。他们正解绳子时,驴的主人走过来,疑惑地问:“你们为什么解这驴驹?”门徒按照耶稣的吩咐回答:“主要用它。”那人一听,神情立刻变得恭敬,不再阻拦。
门徒将驴驹牵到耶稣面前,把自己的外衣搭在驴背上,扶耶稣骑上。这正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:“看哪,你的王来到你这里,是温柔的,骑着驴,骑的是驴驹。”
耶稣缓缓前行,人群渐渐聚集。有人认出他是那位在加利利行神迹、传天国的拉比,便兴奋地脱下外衣铺在路上,还有人砍下棕树枝,铺成一条翠绿的地毯。众人高声欢呼:“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!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!高高在上和散那!”
孩子们欢笑着奔跑,妇女们眼中含泪,男人们举起双手赞美。整个耶路撒冷震动,有人问:“这是谁?”众人回答:“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!”
耶稣进入圣殿,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如刀割。外邦人的院子里,本该是祷告的殿,却成了嘈杂的市场。兑换银钱的人高声吆喝,卖鸽子、牛羊的商人讨价还价,地上散落着零钱和牲口的粪便。圣洁之地,竟成了贼窝!
他的眼中燃起义怒,推倒兑换银钱的桌子,钱币哗啦啦滚落一地。他赶出卖牛羊的人,对卖鸽子的说:“把这些东西拿去!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!”
瞎子和瘸子来到他面前,他伸手医治他们。孩童们仍在殿里欢呼:“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!”祭司长和文士恼怒地质问耶稣:“你听见这些人在说什么吗?”耶稣平静地回答:“是的。经上记着说:‘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。’你们没有念过吗?”
次日清晨,耶稣回到圣殿教导百姓。祭司长和长老气势汹汹地来质问:“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?谁给你这权柄?”耶稣智慧地反问:“我也问你们一句话: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,还是从人间来的?”
他们彼此商议,若说“从天上来”,耶稣必问他们为何不信约翰;若说“从人间来”,又怕百姓反对,因为众人尊约翰为先知。于是他们支吾道:“我们不知道。”耶稣说:“那我也不告诉你们,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。”
接着,耶稣讲了一个比喻:“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。他对大儿子说:‘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做工去。’大儿子回答:‘我不去’,但后来后悔,就去了。父亲又对小儿子说同样的话,小儿子回答:‘父啊,我去’,却不去。你们想,这两个儿子,哪一个遵行父命呢?”
众人说:“大儿子。”耶稣点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: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。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,你们却不信他;税吏和娼妓倒信了他。你们看见了,后来还是不悔改去信他。”
耶稣又讲了一个凶恶园户的比喻,暗示以色列领袖的顽梗和神的审判。他们听出是指着他们说的,就想捉拿他,但因惧怕百姓,只得暂时退去。
夕阳西下,圣殿的金顶映着余晖。耶稣望着耶路撒冷,心中充满忧伤。他知道,这座城即将面临审判,而他的时候也快到了。